【65周年校庆·校友风采】刘剑文:梦起淮水滨 行铸壮志成

发布时间:2024-05-14浏览次数:997

校友简介刘剑文,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1983年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现安徽财经大学)计划统计专业。现为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顾问、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财政部法律顾问、国家税务总局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曾任北京市委法律顾问、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

青年漫漫求学路 回顾莘莘学子情

1979年秋,那是中国高考制度恢复的第三个年头,来自武汉的青年刘剑文,挑着两个沉甸甸的行李箱,从武汉乘轮渡一路颠簸至南京,再从南京转乘绿皮火车荡悠悠地到达目的地蚌埠。这一路刘剑文丝毫未有旅途的漫长和艰辛之感,而是充满着对那座淮水之滨小城的欣喜和期待,因为他即将在这里进入自己心仪的象牙塔,并要度过美好的四年时光。可以说,旅途有多长,对大学想象的思绪就有多远。

刘剑文作为一名计划统计专业的学生,在那时的计划经济年代,可谓是读上了安财最炙手可热的专业。尽管已就读拔尖专业,但刘剑文内心并没有“满足”,因为自小就对法律充满崇拜,认为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和代名词。于是大学二年级他便开始自学法律,在那样一个知识书籍并不充裕的年代,开启了独自学法之路——在图书馆“啃”下为数不多的法学期刊、在书店乐此不疲地“淘”着法律书籍。在安财求学的四年里,刘剑文始终甘之如饴地汲取知识,这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也庆幸在安财遇到了许多影响他一生的老师。吴彬老师的严谨治学、华伯泉老师的数理统计智慧以及李增德老师的谦谦君子风范,都让刘剑文受益匪浅。扎实的专业基础,外加自修的法学知识,1983年刘剑文在毕业之际顺利考取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研究生,这也成为改变他后来人生轨迹的开端。

在刘剑文即将北上深造时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他准备前往中国政法大学时,发现自己的生活费节余已经不多,在他犹豫不决时华伯泉老师得知了此事,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借给他路费。所以,尽管离校已经四十余载,但每当回忆起坐落在淮水之滨的母校的点点滴滴时,内心依然涌动着助他向上的温暖和力量。

探索法治教育奥秘 贡献税制改革智慧

从安财北上继续求学,1986年硕士毕业后刘剑文选择了教育事业,进入武汉大学法学院任教。1995年就被评为武汉大学教授,1997年担任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19971999年,他以教授身份在职进入北大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9年博士后出站,后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并继续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刘剑文心中,这是一条充满奥秘与探索的旅程。他深知,教育的世界蕴含着无尽的知识与智慧,等待着他去发掘与传承。

在武汉大学从教期间,刘剑文不仅攻读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也广泛涉猎经济法、财政法、知识产权法、合同法、民法、刑法等领域。至此,刘剑文本科期间积累的自学经验已经上升到“从一个面到点再到面”的个人治学轨迹。这又为他能够顺利进入北大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埋下伏笔,看似机缘巧合却是他十年如一日治学下的实力加持所成。

作为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的刘剑文,一直坚持致力于税收法治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为国家的税制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3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人民日报》等权威期刊、报纸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CSSCI论文130余篇、2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独著、合著出版《法治新时代的公共财政监督》(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理财治国观——财税法的历史担当》《走向财税法治——信念与追求》等著作50余部。科研成果曾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等。

刘剑文不仅在个人学术研究上成就卓著,而且为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于2006年、2017年两次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法制专题讲座。担任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起草小组顾问,全国人大财经委委托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基本法(税法通则)》起草组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委托项目《税法总则》起草组组长,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组顾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等单行税种立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16余部法律的起草与修改工作。2005年,刘剑文作为听证陈述人中唯一的法学教授,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修订问题举行的新中国历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他提出的1600元费用标准被采纳。

此外,长期深耕教育事业的他,一直关心国家法治教育体制改革,从法学教育探讨本科生核心课程的改革问题。刘剑文提出采取“形式上做加法,实质上做减法”的方案以实现“法治发展的乘法”,提倡把法学核心课程分为a类必修课和b类指定选修课,这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帮助解决国家在专业上的人才供需矛盾。他提出的法学核心课程改革方案在2018年被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投票通过。

从安财毕业到武大、北大任教,刘剑文兜兜转转的人生一直没有离开教育,他不仅在用自身所学传教他人、服务社会,也不曾放弃对自我的终身教育,正如他在本科阶段就给自己界定为“学习型”学生。

情深意长话发展 寄语未来道真情

“说一千道一万,我还是感谢最开始的大学教育,教会我不忘初衷”,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刘剑文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在他看来,个人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安财母校的培养,安财四年的学习不仅给予了他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更是让他能够一直保持在教育事业上的初心。

当谈及安财法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时,刘剑文满怀关心和期待,提出自己见解和想法。他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税法学作为经世之学,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安财法学教育也需要不断革新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注重培养金融法、财税法方面的人才,加强在法务会计等方面的探索,创新属于安财法学院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

访谈中,他也指出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环境中,财经类高校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他建议进一步借鉴国内、国外顶尖学府的办学经验,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友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法学教育。在学科建设方面,刘剑文强调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能够引领整个学科的发展。他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加强现有团队建设,提升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在人才培养方面,刘剑文提出了跨学科融合的思路。法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与学校其他优势学科进行深度融合,以培养具备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母校65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刘剑文满怀深情地向母校致以诚挚的祝福与热切的期许。他满怀感慨地说道:“母校安财,已经历了六十五载的辉煌岁月,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安财人的智慧与汗水。在母校的日子里,我不仅汲取了丰富的知识,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更塑造了坚韧不拔的品格。这些宝贵的经历,已经成为我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撰稿:特约记者 李婷 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王格格;审核:党委宣传部 徐翠平)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