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组织开展系列学术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4-05-28浏览次数:339

为庆祝建校65周年和建院30周年,持续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4月至5月期间,经济学院精心策划举办了庆祝建校65周年暨建院3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校友汇聚安财,作了六场精彩的主题学术报告。

4月2日,新西兰林肯大学马旺林教授应邀作了“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Non-farm Employment of Rural Women”学术报告。他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国外农业机械化典型案例的研究,阐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妇女非农业就业之间的关系并评估了机械化程度对农村妇女非农业就业的影响,点明了农业机械化对妇女非农业就业的重要性。

4月3日,江西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周应恒教授应邀作了《践行大食物观与中国食物安全保障策略》学术报告。他通过食物消费格局转变引出食物供给面临着消费升级与农食系统转型带来的结构性失衡与供应链韧性不足等问题,并就保障食物安全的有效机制提出他的观点及思考。

4月25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权威期刊Journal of Rural Studies副主编李玉恒应邀作了“知识经济背景下乡村振兴适应性转型与韧性治理”学术报告。他通过波兰、俄罗斯、日本等多国家案例分析指出,乡村劳动力短缺、社会主体老弱化、建设用地空废化、水土环境污损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城乡关系在乡村内核系统与外界环境系统之间的重要作用,总结了知识经济下的乡村韧性治理关键因素,提出提升乡村的抵御、适应和转型能力的建议。

5月7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王永钦教授应邀作了《金融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报告。他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加以分析解读,指出金融合约不完全与抵押品不足等问题是发展中经济体金融市场高度不完全的原因。表示唯有创新现金流抵押模式、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才能解决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强调未来可从制度入手改变抵押品数量与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5月20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方红生教授应邀作了“分税制后中国中央公共财政收入集中度演变的倒U型变动趋势—基于产业结构转型的视角”学术报告。方红生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解读,并使用名义集中度和真实集中度指标揭示了中央公共财政收入集中度变动趋势的真相,证明了无论是中央公共财政收入名义集中度的变动趋势,还是中央公共财政收入真实集中度的变动趋势,总体上都呈现倒U型的变动趋势。

5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副院长宋扬教授作“机会不平等的测度方法与文献进展”学术报告。宋扬指出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防止两极分化引出了代际流动与机会公平这一主题,围绕代际流动的测度、代际流动的经济影响和政策评估、机会不平等的直接测度与文献脉络这几大方面进行展开讨论,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场学术讲座聚焦学术前沿,以热点话题为讨论对象,案例鲜活丰富,讲授生动细致,既给学院师生带来了知识上的盛宴,又启发了对研究理念和方法的思考,激发了广大学生投身科研的热情,加深了学院师生对学术前沿领域的了解,拓宽了其思考经济问题的维度、广度与深度,促进了学院高质量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撰稿:经济学院 胡联;审核:经济学院 李刚)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