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刘志彪:坚守科研报国志 永葆拳拳育人心

发布时间:2024-06-24浏览次数:2340

校友简介:刘志彪,1978—1982年在安徽财贸学院(现安徽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学习。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曾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部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监督专家委员会委员、商务部GVC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学术专著和论文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学术奖励30余次,研究咨询报告被中央领导和中央部门采纳批示30余次。

初夏时节的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建筑古朴,林木葱郁,于繁华闹市中独得静谧。采访组一行来到刘志彪校友的办公地点,共同追忆求学往事,畅谈求知之路。

校园时光:漫漫求学之路 坚定科研初心

1959年,刘志彪出生于江苏丹阳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读大学前,他在工厂做过临时工,在农村插队当过知青。1978年,刘志彪的人生命运迎来转机——通过高考考入安徽财贸学院会计学系。“当时安徽财贸学院在江苏省只招录了五六个人,而且是以相当高的分数录取的。”回忆起当年的高考往事,刘志彪难掩激动。带着知识改变命运的追求,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刘志彪挑着行李来到珠城蚌埠,在交通路校区开启了漫漫求学之路。

回忆起大学时光,刘志彪坦言,在当时你追我赶的学习比拼氛围中,自己的大学生活极为简单,每天就是教室、图书馆、食堂、寝室,一心学习就是当时最难忘的大学记忆。“我们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时间,同学都比较懂事,认真学习、激励学习、比拼学习。”刘志彪说,“我们是在农村下放的知青,经过了社会的锻炼,知道读书的重要性。1978年刚刚恢复高考,同学们都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晚上在路灯下学习的大有人在,每天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之外,同学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面读书。”

在刘志彪的记忆中,当时授课的很多老师都是从辽宁、上海等地高校和科研单位调来,有着扎实的理论实践基础和宽广的学科格局视野,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他渐渐明白一个道理——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不把经济搞好是不行的。在担任《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课程课代表期间,刘志彪开始对国家经济治理与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问题产生兴趣,自觉主动地去大量地阅读当时能够看到的经济学名著,逐步体会到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学习乐趣。在良好学习氛围的熏陶下,刘志彪从一个“不知道经济是什么”的懵懂青年,逐步成长为“致力于中国现实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业内专家。

扎根学术:初心如磐志不渝 经世济民谋新篇

1982年8月,大学顺利毕业的刘志彪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厦门大学计统系。当时厦门大学刚恢复硕士研究生招生,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录取仅2人。经过两年半的不懈努力,1984年12月,刘志彪提前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刘志彪放弃了到国家发改委的工作机会,选择到离家较近的南京大学任教。提到当年的人生抉择,刘志彪这样打趣道,“原因很简单,在南京工作,能就近照顾我的父母。”入职南京大学之后,刘志彪被分配到经济学系国民经济管理教研室,从此投身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生涯。因刻苦钻研研究成果突出,他1988年就破格提拔为副教授,1992年成为南京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并成为了最早的一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1992年以前,刘志彪的理论研究侧重于宏观经济学方面。1992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刘志彪敏锐地发现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结构方面的探讨更为重要,于是便把研究视角转向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在他看来,产业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主要的是一种方法论。利用产业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运行的“转型、失衡和发展”问题,是刘志彪一直所倡导的。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的科研成果大多是作为国家制定有关经济政策的参考依据。

“读书与写作、研讨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兴趣,融入在了工作、生活中。”刘志彪把研究的兴趣作为持久的动力,除了日常出差、做学术报告等工作,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看书写文章。他并不觉得这是十分无趣的生活,相反的,他以此为乐,并乐在其中。“我的科研心得就是不要把读书、写作、研究当成是一种苦力活,而是当成生活、兴趣的一部分,让你可以持续地进行探索、持续地有成果,成果反过来激励你不断地再学习。”这种“兴趣——成果——兴趣”的正向激励,让刘志彪在经济学领域越钻越深。2004年他入选中国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是中国教育界对一个学者的最高奖励。

立足当下:躬耕教坛四十载 甘将芳华育桃李

从教四十年来,刘志彪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上成果显著,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总能给学生诸多启迪。他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一半以上被国内权威媒体转载、复印、摘录,CNKI引用达7万多次,连续多年排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30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政府部门的学术奖励。

在长期办学治学、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刘志彪结合自身专业与研究,获得了诸多心得。例如,对当下最热门的新质生产力问题,在刘志彪看来,新质生产力将在第四次产业技术革命条件下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中国经济塑造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机制。第四次产业技术革命浪潮中,高校要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优化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加强教育供给体系改革,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准确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吸引最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研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同时要聚焦科学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助力加快形成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

“其实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情就很不容易了,人一辈子时间很短,能做的事情不多。”采访尾声,刘志彪感慨颇多,寄语在校学子,一是要找准定位,想好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能随波逐流,确定目标后要始终不渝坚持下去;二是要广泛阅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知识面不够厚实,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要读得宽一点,在宽泛阅读的基础上把专业做精、做细;三是要敢于吃苦,要能坐得住冷板凳,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提高自己,在应该奋斗的年纪不能选择安逸,那些成长的磨砺、奋斗的汗水,都将化作底气和格局,支撑着你看到更高处的风景。

(撰稿:特约记者 薛荣玉审核:党委宣传部 徐翠平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